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,我省明確了23條重點產業鏈,其中,以鈦產業、鈦材加工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鏈,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趨于成熟,全省鈦材加工量占到全國的65%,保持領先地位。
注重體系建設是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一環。目前,由我國制訂的國際標準較少。近日,陜西有色金屬集團下屬企業——寶鈦集團主導制訂的《鈦及鈦合金命名系統》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,適用于140多個成員國。標志著我國在鈦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中實現歷史性突破。
寶鈦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 馮軍寧:制定一項國際標準,就相當于是我們獲得了一個話語權,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實施,就是增強我們國家的鈦產業話語權。
但在這項工作立項初期和推進過程中,寶鈦團隊卻面臨重重困難。
寶鈦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 馮軍寧:2020年以后,我們受到了新冠疫情(影響),交流不能面對面,就積極跟ISO秘書處經過電話、郵件、網絡等方式積極溝通,把我們的項目有序往前推進,因此這個成果也來之不易,未來要用這項成果創造出更多成果。
寶鈦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總經理 雷讓岐:作為鈦及鈦合金的鏈主企業,以寶鈦為龍頭,帶動整個中國鈦谷產業形成集群,使整個的產業集群在新材料板塊能夠走到全國的前列。這些項目也逐步入駐了秦創原。秦創原建設促進了整個鈦材的發展,不管從創新上突破,從產業鏈帶動,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。
寶雞鈦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,產業規模居全國之首,世界第二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,寶雞以打造世界一流的鈦及鈦合金產業基地為目的,啟動寶雞鈦谷新材料產業園建設。
寶雞鈦谷新材料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永利:整個園區計劃3000畝,第一期中有316畝屬于孵化園區,(其中)14戶企業招商已經全部完成。通過研發我們可以在新的領域,航天、航空、海洋、石油、醫療、化工中都可以應用。
寶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管委會主任 李峰科:力爭到“十四五”末實現鈦產業產值過千億,打造國內第一、國際一流的“中國鈦谷、世界鈦都”。